赤壁之戰前,劉備聽從魯肅建議,入駐樊口,展示歸附之意。34歲的周瑜帶船隊經過,要求比他老板孫權級別還高、48歲的劉備登船於江心相見,然後沒幾句話就對其下了逐客令,完全不給顏面。
隨後的孫劉聯軍都是以周瑜說了算的形式合作,直到建安十四年(209)末南郡之戰結束,疲於作戰的周瑜突然發現劉備已經崛起了。
(意氣風華周公瑾)
荊南四郡對周瑜構成威脅
建安五年(200),劉表剿滅長沙太守張羨領頭的荊南四郡叛亂,正式掌控了四郡,太守都換成了他的人。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南下荊州,劉琮投降,南四郡從法理上也投降了曹操。就和江陵城一樣,如果劉備先來就聽劉備的,曹操先到了就聽曹操的。
結果曹操目標在江夏,並沒及時派人接管四郡。等到赤壁之戰失敗,曹操離開荊州北歸之前,才派劉巴正式出使長沙、零陵、桂陽三郡。
如果他們能再次像當初的張羨一樣被說服,便可起兵與曹仁一起夾擊江陵南岸的孫劉聯軍。即便他們不出兵,只要盡職守土,也會讓周瑜後背感受到威脅。
所以,劉巴南下遊說的威脅很大,而且時間緊迫,周瑜是需要及時解除身後南四郡對他構成的威脅的。
(南郡之戰周瑜背後受到南四郡的威脅)
而周瑜攻打曹仁,去救夷陵的人都不敢隨便抽調,又哪來富餘的兵力去攻打南四郡。當劉備說由他去清除這個威脅時,周瑜肯定是非常高興和支持的:
劉備打不下南四郡沒關系,只要能牽制住四郡就行,等南郡之戰結束,他便可以南下解決四郡。
劉備妙取南四郡
然而此時的周瑜,還沒正確認識到劉備集團的能耐。
劉備利用自己豫州牧的身份,表劉琦為荊州刺史。
原荊州刺史劉琮宣布投降朝廷,現已北遷,不管荊州事了。現荊州刺史劉琦,也是你們舊主劉表的兒子,看你們服不服從他了。其實這只是牌一。
(劉表長子劉琦)
牌二是擺在眼前的強弱對比。荊州現在曹仁還能堅持多久只是個時間問題,如果站隊曹操,很快就將被周瑜、劉備收拾,好漢不吃眼前虧。
牌三就是劉備自己。荊州的投降派都跟著劉琮北上了,主戰派基本留了下來,而劉備正是主戰派的旗幟。隨著曹操北歸,曹仁在江陵越來越被動,荊州投奔劉備的人越來越多。反過來,這股投奔潮也使劉備在荊州的聲望越來越大,使南四郡的人心向往劉備。
有這三張牌在手,南四郡根本就不用劉備打,讓諸葛亮、趙雲等人打著劉琦、劉備的旗號,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全部投降,正所謂傳檄而定。
劉備軍獲得南四郡速度之快,讓劉巴沒有任何收獲,北上之路受阻,便往南逃到了交州。
統治四郡,有了地盤和經濟基礎
劉備親自管理武陵郡,讓諸葛亮督管零陵、桂陽、長沙三郡,治所在三郡中央的臨烝(屬零陵郡,今衡陽市衡陽縣),主要任務是賦稅的管理、調撥,以充實軍事所需的糧食和器械等物資。
古代官府收到的賦稅不只是錢糧,很多是絲線等生產材料,諸葛亮還要負責組織人力把它們生產成軍人的服裝、兵器等東西。
我們可以看出:在南四郡,劉備的發展方向並不是建設,而是利用能征收到的賦稅增強軍隊。
(劉備在荊南四郡的布局)
關羽在江陵北邊絕北道,張飛正跟著周瑜在江陵和曹仁作戰,劉備第三個用得順手的人絕對是趙雲。
太守是二千石的大官 ,俸祿到達這個級別就是真正的貴族了。偏將軍趙雲被任命為最偏遠的桂陽太守,南鄰交州,東是孫權的廬陵郡,與劉備一南一北鎮守南四郡。
雷緒投奔,有了強大軍隊
南郡之戰接近尾聲的時候,盤踞在揚州廬江郡江淮一帶的雷緒,被夏侯淵打敗,不遠千裏帶著幾萬人馬投奔劉備。
雷緒很可能就是雷薄,或者是雷薄的家族繼承者。雷薄的軍隊底子是袁術的正規軍,並不是烏合之眾,到了劉備手裏,這幾萬人馬將成為建立蜀漢的核心主力。
另外,需要著重提出來的是:此時荊南劉備的兵力已經超過了南郡的周瑜。
(雷緒的幾萬人馬讓劉備兵強馬壯)
雷緒為什麼不就近投奔孫權,而要千裏投奔劉備?
孫權當初只成功策反了廬江的陳蘭、梅成反叛曹操,並沒有雷緒參與的記載。說明雷緒從一開始對孫權就不大感冒,後來沒反仍被曹操清算,無路可走,只能遠投劉備,死心塌地為他打天下。
只能說上天眷顧努力不懈的人,一旦時來運轉,好運擋都擋不住,差什麼上天就會給你安排什麼!
(劉備崛起)
孫權周瑜承認劉備崛起的事實
曹操、孫權一年多時間你攻我打的一系列戰爭終於結束了,劉備表奏孫權為車騎將軍、遙領徐州牧。
孫權任周瑜為南郡太守,程普為江夏太守(為東漢江夏長江以南部分,治所沙羨),呂蒙為廬江郡西端的尋陽令(長江隘口),在廬江郡對面長江南岸,分豫章郡的柴桑、彭澤沿江一線新設彭澤郡,呂範為太守。
等他沿江部署完防線後,在荊南崛起,兵強馬壯的劉備讓他頭痛。作為優秀的政治家,他必須接受這個現實,對劉備作出妥當的安排。
荊州刺史劉琦此時病故,孫權順水推舟、投桃報李,表奏劉備為荊州牧,承認了其對荊南四郡的統治權。並將他的妹妹嫁給了劉備,不再是從前的俯視,開始正視了與劉備之間是平等的聯盟關系,並以聯姻加強了聯盟。
(深綠色為周瑜給劉備南岸的大致區域)
劉備的武陵北部與南郡的江南部分相連,隨著劉備實力的逐漸增強,雙方士兵避免不了產生越來越多的摩擦。
周瑜雖然政治眼光不太高明,也一直不喜歡劉備,但從軍事、外交考慮,他知道此時不能和劉備發生直接沖突,便宜曹操。於是將長江南岸劃給了劉備,兩軍劃江而治。
胡三省注《資治通鑒》說周瑜劃的南岸是南四郡的說法是錯誤的,他沒考慮到南郡有部分土地在長江南岸。比如公安城就不屬於武陵,而是屬於南郡。
吏士聚公安,有了大量人才
然而劉備的崛起,還有更厲害的加持,那就是大量的人才。
劉備在周瑜給他的南岸油江口駐營,江北的劉表舊吏、士人並不投靠周瑜,而是絡繹不絕地渡江到油江口投奔劉備。
(劉備賬下現在是人才濟濟)
周瑜望著江面上那些南渡的士人,心裏對劉備肯定是不爽的。但也從側面反映出,周瑜在南郡並沒有出彩的政治措施,無法有效地吸納當地人才。
隨著大量人才和他們家室的湧入,小小的油江口逐漸形成了規模,劉備在此建城,名為“公安”。這座公安城至此成為了劉備荊州的行政中心。
要荊州,以實現隆中對
有地盤,兵強馬壯,又有大量的人才了,一直有著遠大理想的劉備自然會考慮下一步的發展。
當初與諸葛亮的隆中對之策,因曹操南下荊州而擱置。而現在只要擁有了南郡,就已滿足了占據荊州和聯盟孫權兩個條件,然後只要再占據益州,就實現了三家鼎足的目標。
然而攻打南郡的周瑜,就會破壞與孫權的聯盟,而且便宜北方的曹操。
經利弊權衡後,劉備冒險親自到京城(今江蘇鎮江)面見孫權。一見面,劉備就故意凡爾賽:“周瑜給我的南岸之地太小,我現在人馬太多住不下了,”然後提出要求,“乾脆把你荊州所有的地盤都交給我來幫你督管。”
(劉備一臉誠懇向孫權求督管整個荊州)
孫權被這個誠意滿滿,卻又提出如此“荒唐”要求的劉備搞得哭笑不得。但今日的劉備已不同於往日,他提出的要求再“荒唐”也需要仔細地研究。
(孫權被劉備的要求搞得哭笑不得)
這就引出了周瑜、魯肅之間對江東整體戰略的分歧,最後只借給了劉備南郡。
總結
劉備沒實力,依靠孫權時,對周瑜再恭敬有禮,得到的也只是無禮的尊嚴踐踏;等劉備有實力了,提出再荒唐的要求,也會引起江東高層的重視,甚至爭論。
不管是國家還是個人,我們都一定要強大自身,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王德台
共 0 則評論,您可以發表一個妙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