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計劃
式出師有計劃的戰略不會漫無目的而無眼光,更不會是臨時起意。劉備為君,關羽為臣,戰爭這種大事,理論上應有君主的事前授權,或是事後的承認,否則就是臣屬擅權出兵。如果關羽真為擅兵,不管戰爭成敗如何,此項為挑戰劉備的權威,因為不聽號令或叛變也不過如此。史書不載劉備命令關羽並非充分理由,否則史書只記劉備詔孔明,但是張飛卻同時入川,史書同樣不載劉備命令張飛,但這不是張飛擅兵的理由。因為史書不會詳盡各列,未述不代表沒有。但應視為劉備有效管理關羽及張飛,而此二人也臣服於劉備之下,執行劉備的命令。關羽北伐的直接目標是襄陽及樊城,關羽屢攻不下,包括以前還曾被樂進擊退,攻城的目標並未達到;間接目標是呼應劉備,或多或少影響曹操在漢中的堅守再戰與因分兵支持襄陽而撤退。關羽北伐襄樊呼應劉備爭奪漢中,遂令曹操人在漢中分身乏術,曹操的主力在漢中,襄樊兵少,這是關羽的機會。至於政策有沒有錯,變成價值判斷後,誰也無法自認客觀。但冷靜以事後的眼光來看,關羽北伐,目標襄樊,就這麼簡單,誰教屢攻不下,師久生變,後方遭襲;若曹公當年官渡對峙過久,後方難免不變。
南北朝有陳慶之的七千孤軍史例,這代表孤軍深入不見得就必敗,就與項羽臨終前仍然能以二十八騎再破漢軍,孫武也提到戰爭勝負不在於吳兵太多。所以荊州能不能出多少兵,是不是孤軍,就不是勝負關鍵的唯一因素,至於勝仗的基礎要不要建立在對方的混亂,可參考周瑜圍攻南郡或是劉備攻拔漢中,固然對方朝政紊亂可以攻取,對方不亂照樣破城奪池。項羽不需要等對方朝政紛亂,或是產生內部有事。孫子攻楚與撤退,與楚國的內部有無紊亂,也無關系,否則戰敗都一定要歸咎於紊亂的話,是否孫子領軍造成紊亂,所以才被擊退?其實不然,真正的原因是秦國的援軍反攻,就算孫子治軍紀律再好,秦軍大舉來襲,吳兵不得不退。所以紊亂不是敗戰的唯一因素,要不然,以此標准來解釋陳慶之的傷心河畔,是否代表陳慶之治軍紊亂所以才被擊敗?應該不是,戰敗的原因是因為對方人多馬壯,軍隊的戰力與數量也是決定勝負的因素之一,就這麼簡單。關羽雖然獲得劉琦水軍後,甚至在水戰方面還造成擒於禁殺龐德的戰績,但若考慮出身背景的話,劉備部曲本來就是善於騎兵,關羽向來就是馬上將軍。官渡之戰劉備與關羽都以騎兵的身分參予作戰,關羽及所屬部眾對騎兵作戰並不陌生。另外則認為關羽勝利的程度不夠,並沒有達到連戰連勝的地步,首攻樊城未拔,又受挫於徐晃,中間只不過斬獲於禁龐德援軍而已。最起碼關羽的目標要力拔襄樊,宛如周瑜的南郡攻勢,先有襄樊根據,再後圖許昌,若襄樊不易主,關羽就要率軍北上對壘,沒圖許昌未得襄樊,前有曹操後有曹仁,這才叫前後夾攻。騎兵雖然平均上勝過步兵,但是從三國時代一直到宋末的元朝,在戰場上決定勝負還是步兵。這個話題可以講得很長,《武經總要》裏有很大的篇幅在講這個。簡單的提一下好了,騎兵比步兵優勢的地方是馬匹的速度,也就是機動力,一但短兵相接,交戰的雙方沒有速度的區別後,反而騎兵比步兵劣勢。因為騎兵比步兵還多負擔一匹馬,徒手專注使用兵器,與一邊分心騎馬一邊使用兵器,就正在博殺的雙方,騎馬的一方反而劣勢。所以先秦才會有騎兵是下馬作戰,至於馬蹬或馬鞍等的使用,那是另外一回事。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及夷陵之戰,三國的三大戰,就不是靠誰的馬多而獲勝。
(二)適可而止的戰略
目標至於襄樊的北方曹操還在,如果關羽真的襄樊獲勝,還能北上與沙場老將的諸曹夏侯氏爭一長短嗎?同樣的環境可參考周瑜攻南郡一事,周瑜也知道不是區區幾場仗可動搖曹操,周瑜也知道曹操朝政尚未紊亂,周瑜還知道曹家善於騎兵,但是周瑜就是硬攻南郡,而且也成功獲得。把以上的周瑜改成關羽,比較周瑜之南郡,正如關羽之襄樊如何?關羽北伐荊州,目標就是襄樊,這很清楚,曹操人在漢中與劉備方戰未艾。關羽攻襄樊與周瑜圍南郡,不但地理位置相近,時間也相差不遠,守將還同一人,相提並論並不算失真,當然一定找得出異同。南郡附近是水軍戰場,襄樊也是;南郡是圍城戰,襄樊也是;周瑜只攻南郡,沒人推論周瑜想要繼續想北上攻擊曹軍,關羽圍襄樊為何不是?關羽乘大船攻樊城,樊城的牆頭還差幾寸就被淹沒,樊城靠水,而且靠得很近。而關羽的北伐也不必延申太多聯想,關羽也實際派兵包圍襄樊,為什麼目標不能只是簡單的襄樊二城?劉備帶兵攻漢中,當然是主力,貴為主君的地位,主力不交給關羽,並不奇怪。而且曹操短時難以卒除,若劉備能攻下漢中,關羽能取下襄樊,這次的聯合作戰就功德圓滿,並不一定要畢其功於一役,一次打到許昌。至於關羽的作戰,換成現在的話就是圍點打援,擒於禁斬龐德作得不錯,收降的曹軍,超過三萬名。後來徐晃也只戰勝其中一寨,關羽的實力仍然完整,甚至於還保有水優(相對於後世的空優),徐晃還無法動搖。若非後方南郡遭襲,前方不會潰散得這麼厲害。關羽不是沒有撤退過,上次攻擊襄陽時,關羽就被樂進擊退過,所以關羽還是知進退的。取荊州就是《隆中對》的一部分,關羽北伐只要能取得襄樊,就可完成《隆中對》的其中條件之一。南郡當初還是用和談交換而來,《隆中對》所提荊州一地,除江夏歸東吳,荊南又已讓劉備孫權各分勢力,荊州北部的襄樊,總要關羽主動對曹操下手,才能取得。有了荊益二州,才可貫徹隆中對。荊州很難兩面作戰,換成曹操來守荊州呢?會不會因此大意失荊州?這是批評關羽的性格太過於暴燥,以致於驕傲自大而大意失荊州,或者說關羽並不適合留守荊州,劉備換人取代會不會比關羽好。如果要換人取代,那就假設個徹底,如果換成曹操來守荊州好了,看看情況會不會有所變化?如果曹操的北伐襄樊時派兵太少,則無力動搖襄樊;如果曹操傾巢而出,孫權又派呂蒙偷襲;那麼曹操要派出多兵還是少兵?再加一點情緒的形容,像是曹操驕傲自大,或是大意失荊州等,這樣指責同樣適用。好了,把前段話的「曹操」全部改成「關羽」,再看看荊州被偷襲的原因,是被搶的人有罪,還是動手行搶的人有罪?另外已有人提過荊州兩面作戰問題,引文如下:「以曹操手上的人才,未必不行:當時謀士尚有荀彧、賈詡、程昱、荀攸及劉曄等。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將包括夏侯兄弟、曹氏兄弟、張遼、張合、於禁、徐晃、樂進、李典等,以及擅長沖鋒陷陣的猛將許褚、龐德等,未必守不下荊州兩面作戰。」當時的回答是:「用盡曹操陣所有武將及軍師,目標不過只是荊州一州,代價未免太大。如果真的需要全力動員,荊州才能又發動攻擊又能守住,那麼荊州的衢地戰略位置,的確難以兩面作戰。關羽只有一個人,一個人很難面面俱到。」襄樊並未攻取,關羽仍需努力。
(三)用兵方向
質疑關羽攻樊城而後攻襄陽,但地理位置很奇怪,因為樊城在北,襄陽在南,南郡江陵城又在襄陽之南。關羽擒於禁斬龐德時,使用了水軍,水軍的來源有四:(1)應由南郡出發,不過要向東航行,經過東吳的江夏郡後,再向西航行到襄樊;(2)也是由南郡出發,但走北向,由士兵陸地扛舟,不過關羽使用的是大船;(3)則是就地打造,除非關羽又要一邊作戰,一邊還要分出人手在大霖雨下停前完成造艦;(4)就是關羽根本在漢水上遊有根據地,所以是東征而不是北伐。這也不難看出為何關羽先包圍樊城,而後攻擊接近南郡的襄陽,後來還向西逃亡到臨沮。至於臨沮的位置,則位於襄樊的西北,漢水的上遊。因此關羽若從臨沮出發,恰好是走東向,乘船就可順流到樊城。樊城面臨大霖雨時,城牆還差了幾塊版子就被水淹沒,可見樊城不但靠水,而且靠很近。反而是若由南郡出發的艦隊,按遠近的距離,應先攻擊襄陽,再攻包圍樊城。所以關羽攻擊襄樊,是由臨沮等地而東征,後來又向西逃亡,欲回臨沮,而不回南方的南郡。再說守將問題,關羽在北伐襄樊時,南郡守將是麋芳,而不是關羽,守公安的將軍是士仁,也不是關羽。雖然是劉備指派,但直接責任是麋芳及士仁,關羽也不過是間接責任。關羽本有留兵預防孫權,後來才盡調兵北上,即使如此,呂蒙仍然要用偽裝欺敵而偷襲,而不是大軍壓境威嚇而來。這也證明南郡還有一定的實力,就像赤壁前的曹操,以狂風暴雨的高姿態,大軍排山倒海而來,結果荊州州牧劉琮投降,客卿劉備逃亡。若從水軍大船逆流困難,順流而下容易,那麼推論關羽東征荊州非常有理,特別是南郡與襄樊並無水路相連,若不走長江經漢水,也得由夏水經漢水,如果關羽北伐的話,兩者皆需通過江東勢力江夏郡,一但江東翻臉,關羽苦無歸路。但是萬一關羽從東三郡出發,采用東征的話,水軍從沔水長驅直下,沿途不複有江東勢力,而且還有友軍孟達及劉封的弓馬步支援。這個方向也符合關羽先攻北岸的樊城,再續圍南岸的襄陽,而關羽後來逃亡時,從當陽起算,或走麥城,或奔臨沮,方向不是向北就是向西,但是江陵卻在當陽之南。反之,若關羽北伐的話,應先攻先到的襄陽,其次才是跨河攻樊城,逃亡時,則應一路向當陽,再往南到江陵,而不是全部反過來,甚至向北逃亡。
陳時盛
共 0 則評論,您可以發表一個妙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