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多了一個,那就是漢獻帝劉協的嶽父。
董承的出生極其平常,微末之時,他是董卓女婿牛輔的一名家仆,在劉協從長安到洛陽的路上為了保護漢獻帝做出了不小的貢獻,被劉協封為衛將軍,又晉升為車騎將軍,再又與漢獻帝聯系,此後董承的一生便與漢獻帝緊密聯系在一起。
漢室名義上雖是劉協稱帝,但實際大權卻掌握在曹操的手中,漢獻帝為了能夠奪回漢室的權利,決定起兵對抗曹操,便將一份詔書藏在了自己的衣袖中帶出給了董承。
董承接到劉協的密詔之後,便秘密聯絡劉備、吳子蘭、種輯等人,以勤王為名義,討伐曹操。但劉備並沒有采取任何行動,而董承的密謀又被曹操識破,於是在公元200年,董承、種輯以及董承的家人均被曹操殺害。
董承在三國的發展中,雖然是一個小人物,但在漢室的滅亡起到了加速的作用。
董承的性格特點
每個人都具有獨特的性格特點,正是獨特的性格特點才使得他能夠在芸芸眾生之中很快地被發現,被標志。如果說中國什麼時期人才最多,那就不得不提三國時期,三國是亂世,但正是亂世才能出英雄、出人才,亂世之中小人物的性格特點都別樹一幟。作為三國之中的小人物,董承的性格特點是怎樣的,董承的性格特點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性格決定命運,那麼董承的性格特點是否決定了他的命運呢?
首先,董承在歷史上是一名忠臣,所以在他的性格之中,忠心是他最主要的特點,為了效忠於漢獻帝,董承不惜舍生取義。
董承自跟隨漢獻帝劉協東歸洛陽之後,就誓死效忠漢獻帝,全方面的協助劉協治理國家,而後由於其女兒嫁入漢室後宮,成為獻帝之妃之後,這種忠心就更為明顯,漢獻帝在危難之中,沒有將衣帶詔傳給任何人,而獨獨給了董承就可以肯定董承的忠心,而董承接到衣帶詔之後,也極盡努力想完成漢獻帝的詔命,以致於最終被曹操殺害。
其次,董承是一個極富有正義感,並具有勇氣的人。
董承雖然是漢獻帝的老丈人,但畢竟只是一名外戚,而且文治武功都實屬稀松平常,再者董承手中實際掌握的實權並不大,但即使如此,董承依舊敢於與曹操敵對,從這點來看,董承的確是一名極富有勇氣的人。
性格決定命運,董卓的性格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他的命運,在曹操勢力大,漢獻帝勢力小的情況下,董卓的悲劇命運早已注定。
蕭裕明
共 0 則評論,您可以發表一個妙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