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曹操是三國時期重要的奠基者,從零開始鑄造了曹魏大業。曹操在軍事、文學、書法、政治上皆有建樹,縱觀整個中華歷史也是屈指可數的全能型天才。
曹操死亡後其墓穴的位置也引來後世無數人的關注,其中流傳得最廣的版本便是七十二疑塚。
所謂的七十二疑塚的說法是指:曹操歷來生性多疑,大病當頭時害怕自己的墓被後人所盜竊,於是連續造了七十二個疑塚,如此一來世人就無法分清楚哪個究竟是他的。七十二疑塚的位置又非常靠近曹魏的舊都,於是該說法就在民間廣為流傳。
但是,七十二疑塚的疑點非常多,且沒有證據能夠證實這一說法。雖然曹操生性多疑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但其畢生的精力都花在了建立霸業之上,多疑的性格也只是擔心自己的政權受到影響。
換句話來說,對於曹操而言,野心永遠大於自身得失。況且曹操病危時更是三國對峙最嚴峻的時刻,子嗣又在進行著奪位爭鬥,內外形勢都不容樂觀。
此時建造七十二疑塚必然要消耗大量的財力、勞力,曹操這樣的野心家豈會因為一己私利去拿國家的未來開玩笑?
在後來的考古工作中,史學家也正式確定了曹操墓位於西高穴村。而原先七十二疑塚的說法被完全推翻,經考察得知那其實是北朝墓群,且數量並非七十二,而是高達一百三十四。
七十二疑塚中也曾被部分盜墓賊侵入,這些盜墓賊是最初否定這一說法的群體,墓碑的題字足以表明這些墓穴屬於北朝王室。七十二疑塚的說法之所以會流傳得如此廣泛,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三國演義的描寫。
雖然三國演義只是小說,但其影響力已經深入人心,且文中大部分內容都有史可考,民間也因而陷入了半信半疑的狀態。
那麼,曹操墓中的情況又到底如何呢?其實曹操墓中並沒有像世人所想的那般,擁有大量的金銀珠寶當作陪葬,而是一切從簡。墓中幾乎沒有陪葬品,只有簡單的一些文物珠寶,對於君王來說這的確清貧得不可思議。
但是,曹操向來提倡節儉之風,且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在初期爭奪戰中就曾當過盜墓賊,利用盜墓所獲得的大量金銀珠寶來填充軍隊開銷,這也是曹操勢力急速壯大的原因之一。
曹操既然當過盜墓賊,那他自然明白陪葬的金銀珠寶再多也終有一天會被挖空的道理,所以死後薄葬倒也符合其的做事風格。
只是自古以來都有君王厚葬的傳統,就算偶爾會冒出幾個特殊的例子世人也不願相信這是真的。
曹操墓公布於世後,考古學家在墓中除了曹操外只發現了一老一小兩個陪葬的屍骨,依官方判斷這應該卞夫人和其侍女,此外再無陪葬人員。
墓中損壞情況比較嚴重,基本可以確定被多次盜過。出土的文物也所剩無幾,珍貴品僅有八件。因此,曹操薄葬基本已經實錘,這些陪葬品對於一代帝王來說幾乎可以忽視,也恰恰從側面反映出曹操的人格魅力所在,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值得一提的是,考古學家發現曹操的屍骨破損嚴重,且頭骨有被利刃劈砍過的痕跡,很顯然遭到了報複性破壞。關於此事又有幾個不同的說法,其中最讓人深信不疑的則是司馬家和曹家的恩怨。
該說法是建立在司馬家篡權之後,司馬家為了削弱曹魏政權的舊党羽勢力而故意破壞墓穴,出於政治目的的行為。曹操的墓穴及屍骨被破壞,也象征著曹魏政權的沒落。
但也有人認為是盜墓賊看到墓中陪葬寶物如此慘淡而打砸泄憤,亦或是後人對曹操形象的貶低而導致人為潛入並破壞。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
共 0 則評論,您可以發表一個妙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