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交友

  官渡之戰裏,袁紹到底輸在哪?




官渡之戰袁紹為何會輸?這算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

易中天在品三國裏的總結,能代表很多人的看法,就是袁紹在官渡之戰的前後,就沒做過正確的選擇。

概括來說,有這麼幾點,正式開打之前,不趁曹操遠征徐州的劉備偷襲許都;

正式開打之後,聽沮授等人意見,非要率主力南下速戰速決;

曹操奇襲烏巢時,接受郭圖的意見,派輕兵救援烏巢,派重兵攻打曹操大營,等等。

但事情恐怕沒這麼簡單。

對於袁紹這樣的失敗一方來說,後人在評判時,很容易會出現“失敗者無論乾什麼,都會成為其失敗原因”,即便是史料記載,也會有偏向性。

就拿官渡之戰來說,文醜死後,在曹操的《武帝紀》裏,是這麼記載的:

“時騎不滿六百,遂縱兵擊,大破之,斬醜。良、醜皆紹名將也,再戰,悉禽,紹軍大震。公還軍官渡。紹進保陽武。八月,紹連營稍前,依沙為屯,東西數十裏。”

而袁紹傳的記載是:“太祖擊破之,斬醜,再戰,禽紹大將。紹軍大震。太祖還官渡。連營稍前,逼官渡,合戰,太祖軍不利,複壁。”

給人的感覺是,延津之戰文醜被殺後,曹操直接回了官渡,然後雙方在官渡決戰。

而如果捋一下時間線,會發現袁紹拿下延津是在四月,進軍原武是在七月,官渡對峙是八月開始的,戰役結束則是十月。

也就是說,這中間三四個月比官渡對峙和決戰還長的時間,只有曹操回官渡這一件事。

這不太符合常理。

而我們看一下地圖會發現,白馬離官渡只有大約七十公裏的距離,而延津則更近。

所以究竟是曹操撤幾個月才撤了七十公裏,還是袁紹追幾個月只追了七十公裏?

很明顯,史料中隱去了很多內容,曹操並非是一下子就撤退到了官渡,而是憑借黃河附近的諸多軍事據點和袁紹打了幾個月的攻防戰,最終這些據點紛紛被袁紹拔除,才把交戰前線推到了官渡。

如果曹操沒有抵抗的話,那麼袁紹軍這幾個月是跑去打魚曬網了?

這一點,從一些記載中也看得出。

“複與樂進等將步騎五千,擊紹別營,從延津西南緣河至汲、獲嘉二縣,焚燒保聚三十餘屯,斬首獲生各數千,降紹將何茂、王摩等二十餘人。太祖複使禁別將屯原武,擊紹別營於杜氏津,破之。遷裨將軍,後從還官渡。”

於禁傳裏記載了他在袁紹進軍原武期間時和樂進進攻袁紹別營的經歷,並且寫出了很誇張的戰果,然而對於曹操無法守住原武而只能退保官渡這件事卻巧妙省略。

而武帝紀和袁紹傳則更加過分,用“連營稍前”四個字就把這幾個月中的戰事一並省略掉了,可見史書記載的偏向性。

所以,只有我們把眼界放寬,把所有參與官渡之戰的人物的相關記載都看下來,才能看懂官渡之戰中袁紹的種種操作。

01

按後漢書記載,在官渡開戰前,田豐曾經勸袁紹派兵襲擊曹操後方,袁紹推說兒子生病而拒絕了,氣得田豐跺拐杖,很多人據此認為袁紹沒有聽取正確的意見,失去了戰機。

“五年,左將軍劉備殺徐州刺史車胄,據沛以背曹操。操懼,乃自將征備。田豐說紹曰:“與公爭天下者,曹操也。操今東擊劉備,兵連未可卒解,今舉軍而襲其後,可一往而定。兵以幾動,斯其時也。”紹辭以子疾,未得行。豐舉杖擊地曰:“嗟乎,事去矣!夫遭難遇之幾,而以嬰兒病失其會,惜哉!”紹聞而怒之,從此遂疏焉。”

這可以說是很冤的事,劉備在徐州起事是建安五年正月的事,同月袁紹就讓陳琳寫了討曹檄文,二月進軍黎陽,並派先鋒顏良派兵進軍白馬。

考慮到當時的信息傳播速度以及動員大軍所用的時間,這個進度已經不能算慢了,因而不能說袁紹延誤了戰機。

而田豐讓袁紹襲擊曹操後方這一點,只能說是一個很骨感的理想。

一直到官渡之戰結束,袁紹大軍也沒能深入曹操後方,無論白馬還是官渡都是難啃的骨頭,因此率大軍襲擊曹操後方根本不現實。

那麼派小股部隊呢?

實際上官渡之戰期間,袁紹分別派過韓旬和劉備去襲擊許都,當時主力在官渡的曹操委派曹仁率領別部擊敗了兩支人馬,因而襲擊曹操後方是一件難度很高的事,並非紙上談兵那麼簡單。

更何況,曹操早在建安四年八九月就在黃河沿岸布置好了防線,防備袁紹的進攻,人家都做好准備了,你還怎麼搞襲擊?

“秋八月,公進軍黎陽,使臧霸等入青州破齊、北海、東安,留於禁屯河上。九月,公還許,分兵守官渡。”

站在事後諸葛的角度來說,劉備在徐州敗得相當快,如果袁紹真的在正月就派人襲擊許都並且成功越過黃河和一堆軍事據點,那麼在許都外迎接他們的,將會是曹操回師的主力部隊。

另外在於禁傳當中還有更刺激的記載,說曹操進攻徐州時,袁紹是派了人進攻曹操的,並被留守此地的於禁所攔截下。

“劉備以徐州叛,太祖東征之。紹攻禁,禁堅守,紹不能拔。”

這樣一來兩者就有了矛盾,至於於禁傳和袁紹傳誰真誰假,這就有待大家自行判斷了。

所以戰前田豐不被采納的意見,並不具有操作價值。

02

即將開打前,田豐沮授二人都對大軍南下和曹操決戰提出過反對意見。

初,紹之南也,田豐說紹曰:“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眾雖少,未可輕也,不如以久持之。將軍據山河之固,擁四州之眾,外結英雄,內脩農戰,然後簡其精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疲於奔命,民不得安業;我未勞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釋廟勝之策,而決成敗於一戰,若不如志,悔無及也。”紹不從。豐懇諫,紹怒甚,以為沮眾,械系之。

紹將南師,沮授、田豐諫曰:“師出歷年,百姓疲弊,倉庾無積,賦役方殷,此國之深憂也。宜先遣使獻捷天子,務農逸民;若不得通,乃表曹氏隔我王路,然後進屯黎陽,漸營河南,益作舟船,繕治器械,分遣精騎,鈔其邊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三年之中,事可坐定也。”

二人提出的遊擊騷擾戰術,比起之前的襲擊許都在操作性上的確高了許多,但早打有早打的擔憂,晚打有晚打的擔憂。

站在袁紹的角度,曹操的擴張速度實在是有些驚人。

建安二年時袁紹一封信就能讓曹操坐立難安,然而從建安三年起曹操卻宛如開掛一般。

先是命裴茂率領關中諸將消滅了李傕,然後又親自帶兵滅掉了呂布,之後又派史渙、曹仁兼並張楊勢力,讓劉備南下截殺袁術,這一系列動作全都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完成了。

如果再給曹操兩三年,曹操是會像田豐沮授說的那樣變得勞師無功,還是越來越強大甚至超過袁紹,誰都說不清楚。

而且就當時的局面來看,未必不是袁軍南下的好時機,曹操東邊有新攻下的徐州尚未完全掌控,南邊有虎視眈眈的孫策和一直敵對的劉表張繡,西邊的馬騰等人態度也不甚明朗。

雖然後來這群人都沒派上用場,但確實給曹操造成不小的壓力,不但分走了相當數量的士兵,還產生了一大堆內奸,等個兩三年曹操把自己的地盤都穩固住了,又怎麼辦?

如果按田豐沮授說的等待萬全的機會,那麼真正的機會反而很容易就錯過了,林彪曾說自己喜歡打七分勝算的仗,五分不夠,九分敵人就跑了。

所以袁紹的決斷和田豐沮授的建議哪邊更好只能見仁見智,不能說袁紹沒有采納這二人的建議,最後打輸了,他們二人就一定是正確的。

除了時機,還有很重要的兩點。

其一是曹操在官渡之戰的過程中被打成了缺糧的狀態,這不就是田豐沮授所想要的局面嗎?即便是這樣,曹操也沒那麼容易被打敗。

反過來,如果真的只是靠兩三年遊擊戰,倒還不一定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其二是歷史上官渡之戰兩年後袁紹就病逝了,一味讓袁紹等下去,等到正式開戰時,袁紹的身體條件能否支持他親自指揮大軍也不好說。

03

在曹操的軍糧已經不足一個月時,袁紹手下主要謀士許攸因為家人被羈押而叛逃曹操,同時向曹操透露了袁紹的糧倉位置在烏巢,於是曹操當機立斷親率五千精兵襲擊烏巢糧倉。

整個過程一氣呵成,毫不拖泥帶水,當天夜裏出發,第二天清晨就到達了烏巢,完全沒有留給袁紹改變布防的時間餘地。

在得知烏巢被襲後,袁紹手下有兩派意見,分別是重兵救烏巢和重兵攻官渡輕兵救烏巢,而袁紹選擇了後者。

郃說紹曰:"曹公兵精,往必破瓊等;瓊等破,則將軍事去矣,宜急引兵救之。"郭圖曰:"郃計非也。不如攻其本營,勢必還,此為不救而自解也。"郃曰:"曹公營固,攻之必不拔,若瓊等見禽,吾屬盡為虜矣。"紹但遣輕騎救瓊,而以重兵攻太祖營,不能下。

很多人據此批評袁紹誤判形勢,低估烏巢重要性,沒有采用正確的意見。這種說法是有問題的。

首先,即使派重兵,恐怕也救不了烏巢。烏巢當時的戰況是:

瓊等望見公兵少,出陳門外。公急擊之,瓊退保營,遂攻之。紹遣騎救瓊。左右或言“賊騎稍近,請分兵拒之”。公怒曰:“賊在背後,乃白!”士卒皆殊死戰,大破瓊等,皆斬之。

由此可知,在袁紹的救兵在和烏巢的淳於瓊軍對曹操的五千人馬形成包夾前,烏巢守軍就已經戰敗了,救兵根本就沒有挽救烏巢的機會。

這時候救兵多與少又有何區別?

同時,袁紹對烏巢也可以說相當重視,配備的守軍有萬餘,守將五人(官渡戰後曹操給獻帝的上疏中報告共斬將八人,烏巢守將就占了五席),其中主將淳於瓊在袁軍的地位是很高的,沒理由說這樣的人員配置還算不重視。

只能說用五千人馬迅速消滅萬餘守軍的曹操確實開了掛。

袁紹在烏巢被襲後,真正乾的最糟糕的決策,是派反對攻打官渡的張郃率領重兵進攻官渡城,結果烏巢敗北後又攻城不下的張郃、高覽害怕被責罰,就帶著袁紹的攻城部隊投靠了曹操。

這件事對袁紹的打擊不比糧草被燒輕。

如果說烏巢被燒的結果是袁紹無力進攻,只能倉皇撤軍,那麼主力大將率領重兵投敵導致袁紹連撤軍都成了難題。

最終,袁紹連忙率領八百親信渡河逃往部將蔣義渠處,曹操軍大獲全勝。

縱觀官渡之戰交戰過程可以看出,曹操方面抵抗頑強,且部隊戰鬥力很高,在局部戰場讓袁紹方面吃盡苦頭。

而袁紹方面雖然敗績不少,但並沒有傷及根本,加上袁紹親自帶領的主力大軍發揮穩定,在和曹操的正面交戰中占據著上風,因而袁紹方的戰略目標都被一一達成。

袁紹除了兵力,對曹操最大的優勢便是充足的糧草,這方面的優勢令曹操一度陷入絕境,此戰可以說天時是在袁紹一方的。

而袁紹軍的問題出現在哪呢?

答案是人和。

官渡之戰中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袁紹手下將領不和,沮授和郭圖對立,許攸和審配不和,郭圖和張郃產生沖突,逢紀又和田豐有矛盾,這幾人的關系甚至緊張到因私廢公的程度。

袁紹作為君主不但無法擺平幾方勢力,讓他們像張遼樂進李典一樣合力為國盡忠,反而激化著各種矛盾,例如戰前讓田豐下獄,戰鬥中剝奪沮授兵權,這些都體現出袁紹缺乏作為君主的器量。

同時袁紹軍自組建以來就發生了數起和將領的對立事件,例如呂布夜逃、臧洪獨立、麴義被殺,這些事情除了反映出袁紹在馭下能力上的欠缺,也使得袁紹的文臣武將很多都對袁紹抱持著一種不信任感。

例如始終對交戰抱有悲觀態度的田豐沮授、家人被羈押後就叛逃的許攸、害怕受罰而反水的張郃高覽,這些人的態度和做法表現出他們對袁紹的為君之器存在很大懷疑。

而他們不是最早懷疑袁紹的,荀彧、郭嘉、朱靈這些前輩們早就身體力行地離開了袁紹軍。

只在袁紹手下乾了兩年時間不到的荀彧,就把這幫人的底細摸得一清二楚。彧曰:“紹兵雖多而法不整。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治。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後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縱也,不縱,攸必為變。顏良、文醜,一夫之勇耳,可一戰而禽也。”

這樣的袁紹軍就等於一個隨時可能爆炸的火藥罐,但這個火藥罐並不是肯定會在官渡之戰期間爆炸。

袁紹在整個戰役過程中憑借強大的軍力和自己還算紮實的指揮能力,加上糧草優勢,一度穩占上風,即使打敗了曹操也絲毫不奇怪。

與其說曹操是憑借軍事能力擊敗袁紹,不如說他是憑借軍事能力撐到了火藥罐爆炸的時候,而導火索就是審配收押許攸家人的事件。

在袁紹手下只呆了幾個月的劉備就發現事情不對勁,請求南下聯系劉表借以離開袁紹,精於識人的劉備大概在那個時間就意識到袁紹軍這個火藥罐馬上就要爆炸了。

因此,袁紹在軍事部署上犯的錯是次要的。

官渡之戰從二月開打到十月許攸叛逃前,袁紹軍都沒有犯下任何致命的軍事錯誤,足以讓曹操一舉得勝,雙方都處於一種暫時沒有辦法把對方怎麼樣的狀態,但繼續打下去肯定是對曹操更為不利的。

然而當許攸帶著重要情報叛逃後,袁紹再也無力回天,接著就是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徹底點燃了袁紹軍這個火藥罐,最終使得袁紹慘敗於曹操。


蘇雅慧



小評

共 0 則評論,您可以發表一個妙評


延伸閱讀



與世界上所有收費或辦免費辦收費的交友網站不同,暢聊世界是一個真正完全免費的交友聊天網站。任何時候使用任何功能,完全都是免費。

目前已開發的免費功能包括:女性清單、男性清單、收藏的文章、收藏的影片、基本資料、公開筆記、私密手記、收藏好友、聊天、發表文章、發表影片、分享頻道等等。